今天是:  欢迎您访问“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网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RSS
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刊物 >> 成都市政 >> 10年第2期(总72期) >> 详细信息

成都市中心城区生态需水量计算及田园城市用水展望

来源: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3日 查看次数:5353

           成都市中心城区生态需水量计算及田园城市用水展望

                       成都市河道管理处   马玉

    建设世界田园城市,“山、水、田、林、城融为一体”是成都市规划的蓝图。这其中对邻水而居、因水而兴、依水为荣的成都市来讲,水就是涌动的蓝脉、经流不息的蓝彩和生机盎然的生态蓝屏。换言之,没有水就不可能再现杜甫当年描述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的历史风貌。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资源。缺水就会严重制约成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也不可能建成世界田园城市。全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900m3,中国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8548亿m3,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排名第六位。俄罗斯人均2万m3,日本人均4680 m3,目前,就成都市中心城区而言,解决缺水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成都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600m3,北京为175m3,成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四川全省水平,世界公认的人均缺水警戒线为1000m3,由此可见成都显然是缺水城市,但比北京等北方缺水城市要好。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中,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要达到100%、且市内无超五类水体,而目前成都市区众多河道除6、7、8、9四个月外,大部分时段处于干涸和半干涸状态,每日污水排放量约12.7 m3/s,而上游供水有时低于10 m3/s,污染也就随处可见。要达到市领导提出的“水清、无味、养鱼”的标准,在具体量化考核指标中,应理解为最低要达到四类水质标准(水中溶解氧为4ppm,  鱼类可生长),最佳标准应为三类水质标准以上,这一标准可视为建设世界田园城市的最佳水质标准。目前,期望与目标仍相距甚远。据近两年各监测断面数据显示,水质呈五类、劣五类的情况还大量存在。

    根据本人多年工作实践和掌握的数据分析,成都市生产、生活用水量约为30m3/s,河流、湖泊、洼地、湿地等水域面积累加计算,其下渗、蒸发损失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约为5m3/s,而要稀释排放到河道中12.7 m3/s的污水,则必须用数倍未污染的清水,因此,成都市最低需水量应在65 m3/s以上,最佳生态用水量应在120 m3/s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急剧增长,这个量还会不断增加,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个结果要高于有关部门测算的枯水期生态环境最小用水量55 m3/s和最佳需水量110 m3/s的结果。值得欣喜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低碳理念、生态理念、环境综合效益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同时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用水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被列入成都市城市规划。成都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只要我们能够想到,就一定能够做到。2006年8月瑞典水资源大会认为缺水86%是人为原因造成,成都市也不例外。减少人为因素、回归自然状态、补救和修复水生态环境还大有可为。

    生态环境用水就是保证各种生物能够自然生存、水体能够得到足量的来水补给稀释和降解污染因子,自身净化并保持健康平衡能力。用水的不仅仅是人,动、植物也需要用水,维持正常的河系生物链需水,工业要耗水,气温通过蒸发保持湿度平衡、下渗可保持地下水位的平衡,经流不息的河流还起着输沙等作用。成都市中心城区内的主要干流河道共有5条,分别为府河、清水河、江安河、东风渠和毗河,其余河流均为这5条河道的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和三级支流。市水利院统计共47条、市水务局统计为52条、市规划局统计为82条。总之,在外环路以内的中心城区约50条左右的河流承担着防洪、供水、灌溉、景观、生态、环境、航运、休闲娱乐、军事防御等诸多功能。成都在建城2000多年的历史中并不缺水,只是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才感觉到府、南河不能行舟了、也没有鱼类等水生生物了、以鱼为食的白鹭等鸟儿也不见了,部份河道还出现了刺鼻的臭味。人们呼唤着环境用水,向往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景。相关的各种新闻、提案、议案每年不绝于耳,解决中心城区50条中心河道的用水问题已成燃眉之急,刻不容缓。

    展望未来,成都市建设世界田园城市极具条件和潜力。湿润的气候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岷江仍将是滋润天府之国的母亲河,她将继续巧取天工、厚载物丰、传承历史。通过详实规划、合理分配和利用,成都市的明天就不会再缺水或因水犯难,笔者认为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1、降水补给

    降水补给是成都市生态河道流量补给的主要水源之一。根据有关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结果,成都市区年降雨呈正态分布,雨量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中,其降水总量几乎占了全年降雨量的80%,也就是一年当中有120多天、三分之一的时间为丰水期,降雨频率高、雨量充沛、上游来水多,水体达标不成问题。其余月份则干旱少雨、河道干涸,需调水补给才能维持生态平衡。

    要保证枯水期用水,必须做好蓄水工作。紫坪铺水库已建成,关口水库也在拟建当中,市区内还有许多湖泊、鱼塘、洼地、湿地,雨水蓄水工程也可倡导和利用,把降水不均化害为利、输堵结合不失为重要的解决手段。

2、上游来水补给

  成都市来水补给目前全部依靠岷江,而岷江来水经由都江堰再分配,绝大部份未经成都市主城区而经由外围河道被输送到下游农灌区。都江堰灌区从1949年的280万亩增至目前规划中的1400万亩,正是从这时起,成都市中心城区就再也看不到舟船了,2000多年来从未缺水的成都市有些支流河道枯水期全部断流,岷江流域降水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据统计降幅为11%,是长期趋势还是周期性干旱尚未定论。当务之急是应将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环境生态用水、航运用水等统筹兼顾,长远规划、重新定位、合理分配。

    跨流域调水,如从大渡河、涪江、青衣江调水等工作也值得研究和探讨,毕竟成都是西南重镇,是四川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确保成都用水十分重要。通过规划将相邻河道水量引入府、南河再输送到下游灌区的建议也值得分析研究。

3、再生水回用补给

    再生水回用是缺水城市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要手段。污水净化回灌利用、循环利用北京市已走在了全国的前头,成都市也做过类似尝试,但由于运行成本高、处理能力不足等原因还未大力推广。目前这一技术已相当成熟,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质量逐年提高,其应用极具挖掘潜力和推广前景。

控制污染物下河从另一层意义上讲也可以节约生态用水量,提高生态用水效益,要实现雨污分流,减少并逐渐消除排污口。

4、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是广大农村地区人、畜饮水的重要水源,但在城市,由于人类活动增加,造成一系列下垫面条件发生根本变化,下渗率与天然状态差别太大,过量开采会影响水量平衡,问题严重,要严格控制。

5、管理补给

    建立健全法规制度,落实长效监管机制,严禁污水下河,保持河道清洁,以少量的水取得最大的社会环境效益。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水是农业的命脉”,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水同样是建设田园城市的命脉,河道就是这座美丽城市休闲文化廓道、物种栖息带和营养通道,是这座城市绵延不息的生命象征。山、水、田园、城市,自然和谐、人水和谐应成为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协会介绍 | 领导介绍 | 组织机构 | 加入协会 | 联系方式 |

Copyright © 2009 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 版权所有. www.cdsz.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问者  蜀ICP备09023811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9号
联系地址:成都市西屠场街7号 邮编:610000 电话:028-86698521 传真:028-86698521 技术支持:成都埃瑞克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