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访问“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网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RSS
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刊物 >> 成都市政 >> 08年第4期(总66期) >> 详细信息

人流行为与地铁外部空间环境研究

来源: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3日 查看次数:7976

成都地铁环境前瞻性思考之

人流行为与地铁外部空间环境研究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黄雅玲  唐鹏

  通过定位地铁外部空间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所处的地位,探讨其主要的使用人群以及所可能产生的各种人流行为模式,并分析外部环境对其上的人流行为的影响以及这些行为对地铁外部环境发展演化所能产生的反作用。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地铁外部空间环境在结合人流行为引导方面所应当注重的问题,以结合城市现状,创造有序、舒适的地铁外部空间。

关键词:地铁   空间环境    开放空间    人流引导   

 1863110在英国伦敦,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投入运营,专门用于运输城市内通勤客流,它并为世界今后解决城市客运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世界上,有33个国家84座城市有快速轨道运输系统,还有一些大城市正在建设中。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持续、广泛地在都市区域发展轨道交通系统。世界性大都市均拥有发达的、多层次及多种类的轨道交通网络和系统。地铁运输具有快速、舒适和大容量的特点,是解决当前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地铁建设在我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香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都拥有了地铁。其它不少城市如武汉、长春、沈阳、大连、杭州、成都、西安等,地铁的建设也进入了实际运作阶段。

一、地铁外部空间在城市空间中的地位

目前,我国城市客运交通的结构已从单一的交通方式发展为多元化的交通结构,既有通常的公交车、出租车等,又开始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逐渐成为重要的新兴公共交通方式,地铁站在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交通集散地,相应的,作为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的转折点的地铁外部空间也主要作为公交集散广场的地位;此外,更大程度上看来,目前地铁外部空间除交通集散之外,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地位方面,远比理论上的比例要来得大。

公交集散空间是“在使用率很高的公交枢纽站前方便行人出入的广场性质的空间”,地铁外部空间作为公交集散空间的一种,通常应该更多的考虑“穿越”功能。在一个公共空间体系完善的城市中,的确是这种情况,因为人们可以选择更多的地方作为休憩停留处,而不需要占用专用空间。但目前中国城市建设现状中外部公共空间的缺乏使得地铁环境设计需要更多的考虑其作为普通城市公共空间方面的作用。如上海陆家嘴地铁站口,观光、小贩等驻留人口众多,由于缺乏公共空间引导设计,较为混乱。

与大多数以地铁作为最普遍的公交方式的发达国家体系不同,中国的地铁还是大城市的特权,站点也是散点分布,而不像国外一般如公交车站似的普通,因而地铁外部环境由于稀少而得到特别的重视,同时也成为城市开放公共空间缺乏的现实下公众所倾向选择的聚集场所。

因此,地铁外部空间——尤其是地铁站前广场就被赋予了特别的地位,一方面是使用地铁者的交通集散地;另一方面则是作为开敞游憩场所。

二、地铁外部空间中可能产生的行为及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分析

1.地铁外部空间的使用者:

所有的空间都依赖于其使用者才具有存在的价值,人们众多活动的存在才造就空间的活力和吸引力。地铁外部空间环境的研究中,对使用者的行为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地铁外部空间具有其特定的使用者,虽然难以作出准确的界定,但仍然可以对这些使用者进行分类和归纳。总体来看,这些使用者分为两大类:穿越者和停留者。虽然任何一个开放空间的使用者都可以归纳到这两类中去,地铁外部空间的这两类使用者仍有其特别之处。

2.穿越者:

普通城市开放空间使用者中的穿越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于目的的不明确。开放空间也只是从此地到彼地的一个过程,广场作为通道而使用。曼哈顿广场的行为研究表明,如果人行道和广场齐平,那么进入街区的行人会有30%~60%进入并利用广场。这个比例在更宽的广场和那些切过街角的广场要高一些;而在较窄的广场、人行道和广场存在空间障碍的广场,以及那些并不作为通道的广场上,该比例会低一些。

地铁外部空间——入口广场——主要是交通集散广场,其穿越者大多都有明确的目的,或者是穿越广场去搭乘地铁,或者是离开地铁前往别的目的地,当然不排除有单纯的“穿越”者这种情况,但毕竟是极少数。这些穿越者绝大多数是必须每天乘坐地铁的上班族、学生,外来旅游者也在此列。

3.逗留者:

普通城市广场中至少有五类闲坐者:

1、为等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而短暂停留的人。

2、坐在广场边界、观看过往车辆交通和人行道活动的行人。

3、只想静悄悄的走进并坐在广场中看热闹的人。

4、倾向于首先去边界地带或岛状坐处,不愿意太靠近道路交通和人行道及建筑入口的绝大多数使用者。

5、寻求僻静、亲密的独处空间的伴侣。

    地铁外部空间的停留者同样可以包含在这五类中,一部分穿越者同时也是潜在的逗留者,如离开地铁后不急于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而暂时休息的游客或等待前往别处的公共汽车的人。而大多数将这里作为休憩空间的人则是在地铁站附近居住的居民和在这一带上班的工作者。

    4.行为分析:

在穿越和逗留这两个大类之下,隐藏着多种形式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相互制约、促进,有各自产生的原因,也产生不同的结果,并对所处的空间造成反作用,从而或多或少的改造着空间环境。

随着轨道交通在城市公交体系中扮演角色分量的加重,地铁也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某些已经建设好地铁的城市看来:越来越多坐地铁的上班族,喜欢光顾地下的西饼屋、报刊档、洗衣店、冲印店、银行、药店,既省时间,又解决问题。热点站,每天上下班高峰,地铁商铺的生意都颇为红火。老板们介绍,来光顾的多是熟客,每天营业额相对固定。

据了解,地铁商铺的经营权不易获得,明火或有异味的食物、无盖的散装饮料、易燃易爆物品都不能经营;商家也不能像地面的商铺那样,用拍手、发传单、吹喇叭等形式招客。因此地铁商铺大都整洁舒适。商铺主要经营报刊、西饼、冲印、西药、洗衣、精品等,以连锁店居多,商品档次较高。它们都瞄准了人们的日常需要,比如售卖中西式点心,配有微波炉当场加热;又如提供快速服务,顾客上班时交来,下班时即可带回。(20010720金羊网-羊城晚报)

以上资料充分表明了地铁与城市生活的紧密结合,也给正在或将要建设地铁的城市一个提示,即地铁的介入将给城市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就更不要说对人们行为模式上的影响了。这些资料也显示了“穿越者”和“逗留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并非是对立而是相互依赖、转换、融合的。此外整个地铁体系所有的潜在商机也在其中有所体现。作为外部空间的地铁站前广场虽然与地下商铺有所区别,本质上也同样是为这些人服务的。

三、行为模式影响下对环境设计的思考:

具有强烈方向引导感的内部空间

兼备交通空间和休闲绿洲两种功能的地铁外部空间广场中应对两种功能有所区分。两种功能应该限制在各自的区域内,至少两者之间应有一个过渡空间。急于搭乘地铁或换乘公交车的赶时间者不会想在喷泉前逗留的人群中迂回前进;反之亦然,对于希望休息、聚集和观看风景的人来说,如果面前总是人来人往,他们也会感到不舒服。既然在对地铁广场的定位中,两方面的功能都在考虑范围之内,那么在实际的设计中,就应该使得环境适合于这两种行为并能够吸引这两种行为的产生。

 

对于穿越行为:

穿越行为是地铁外部空间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地铁外部空间最主要的服务内容。外部环境必须为人们的步行活动设计出不受干扰的运动路线。乘坐或离开地铁的人们会选择人行道——包括公共汽车站、出租车停靠点、交叉路口等——与地铁出入口之间最短的直线路径,因此在环境设计中与其“设计”人流的交通流向不如顺应这些自然产生的路径作出相应的空间组织。为使用地铁而通过地铁站前广场的人流众多而且具有明确目的,需要尺度开阔的步行区域,并反对展示之类的活动打断他们的步行通道。这样的步行通道应当能有效的引导和疏散人流,在高峰时交通流仍相对不受干扰,在造型和铺装上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行人完全不会注意步行通道上的任何色彩规律,虽然这些通道具有不同的砖或混凝土的色调,以及喷漆线条……(然而)行人却注意到空间上的阻碍物和质地的强烈变化。”

在交通流的导向方面,必须清楚的在空间形式上表达出引导方向的信息,如墙体、种植台、广告牌等的布置或是质地、高差的限定来实现,明确的标志物也能起到导向的作用。

对于逗留行为:

休憩空间在地铁外部空间中虽然是次要的方面,却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广场中的静态区域应当是一个适合于驻足停留的空间,并为来此的人们提供借以休憩的物质条件。

首先是应当有可坐的设施——最简单的休息设施座位远超过广场中的其他重要因素。作为静态活动而不是行人通道的这一部分空间,必须提供多种形式的歇坐、倚靠和休息的场所。

而成功的休憩空间更应该考虑总体的舒适性,这一点需要结合当地的日照、风向、气温和植被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设计。穿越者不会特别在意步行通道在微气候方面的舒适度,因此整个广场中位于舒适地带的区域更适合于用作停留空间。当然步行通道应当避免位于风口这种尴尬的情况。

两方面的结合:

在实际的建设中,地铁外部空间通常拥有大型的尺度。而没有植物、街道设施或人的大型开放空间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受欢迎。不仅是广场定位要求空间的划分,广场的尺度同样也有这方面的要求。动静区域之间的区分应当清楚并且微妙,否则人们会觉得自己被分隔到一个特殊的空间而产生排斥感。由于穿越者和逗留者之间互相转换的情况,两类空间也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划分开来。

——运动的行人交通流似乎倾向于出现在空间中心或梯道平台上,而闲坐、看热闹和聊天的人群则倾向于被吸引在空间边缘。对于多数地带来说,穿越的通道保持在中部,闲坐者聚集于边缘部位。因边缘引力的存在而使中部穿行通道保持畅通。

其他方面:

地铁外部空间的建设以及环境设计尤其需要对可能产生的行为作出预测并对这些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至少要使得所设计的环境适应将产生的行为,而成熟的空间环境更应该体现出城市文化氛围和表达人文关怀。

——拥有16条地铁线路的巴黎人总是不无自豪地宣称他们上个世纪就有了现在的地铁,从宫灯式的黄色M标志,从地铁车站的建筑风格上都能读出百年沧桑,而穿着各异的乘客又分明在告诉你时髦和现代。巴黎的地铁车站占地面积不大,一点都不讲求气派,但每个车站又各有特色,如在巴士底车站贴满了关于攻占巴士底监狱的图片并供着一些历史文物,俨然让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VAENNE车站(罗丹博物馆所在地)则竖立着巴尔扎克和思想者的雕塑,仿佛又是一堂生动的艺术启蒙课。有的车站布置得如潜艇,有的又陈列着衣帽鞋等商品,想法不一,构思迥异。但每个车站都逃不过大幅的广告画,广告内容五花八门,但设计富于创意,耐人寻味,而且广告更换的频率非常之高。除去交通的意义,巴黎地铁还帮助你体会巴黎的昨天、今天并更多地思考未来。

——莫斯科地铁的地铁站台设计之精美在全世界地铁中是无与伦比的。只要到过莫斯科地铁站的人,无不为其站台内部的装饰所吸引。从天顶到地面,从绘画到雕塑,作品构思新颖,制作精细,而且流派各异,没有一个站台是重复的。置身期间,让人仿佛有误入艺术宫殿之感。各具特色的站台艺术在给乘客带来赏心悦目之余,还有一个实用功能,它能为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外国旅游者导航。莫斯科的地铁站不设外文指示牌,也没有外文报站。但外国乘客只要记住了各站台的饰物,也就保证不会迷路。如今,参观游览地铁已成为深受外国游客喜爱的一个保留项目。

 

结语:

    中国有很多利用率很低的公共空间是在模仿国外的例子,而不考虑这些例子在国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周围的环境、利于活动产生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颇为重要的历史象征主义。在新的公共空间建设中,环境的设计更应当着重于与现实情况的结合,并对可能产生的新行为方式有所预测和引导,更应该注重文化与历史因素的介入所能产生的影响。

地铁外部环境随着地铁轨道交通形式的发展而产生,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城市外部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对人的行为有明显的影响,而同时它自身也在使用者的行为作用下得以改变和发展。

地铁外部环境设计,作为景观设计和城市空间设计的新兴方面,聚集了人们众多的关注,也有很高的期待值。在它的建设、发展、改进过程之中,其使用者的行为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对人流行为的研究,所得到的收获不仅对于地铁外部环境的建设有指导作用,而且在环境设计的诸多其他方面也都有深远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协会介绍 | 领导介绍 | 组织机构 | 加入协会 | 联系方式 |

Copyright © 2009 成都市市政工程协会 版权所有. www.cdsz.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问者  蜀ICP备09023811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669号
联系地址:成都市西屠场街7号 邮编:610000 电话:028-86698521 传真:028-86698521 技术支持:成都埃瑞克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